皮祖政书法艺术见解独到之处
美术字 书法第六体?!
□ 皮祖政
前年春节,我由长沙返回常德老家过年。此时气候甚是怡人,从年前29至正月初九均是艳阳高照。真是快乐如意的大年。
基于流行书风、印风的愈演愈烈,继起对传统经典的鄙视,我的思想里便有了作作“民间书写”与“流行书风”比较,美术字作为“书法第六体”观点提出的构思。
在我的记忆中,老宅附近“芝水”边的蒿子港镇有意思的书写极多。正月初三日,我携带照相机遛达至离家十公里的目的地。有意栽花或无心插柳,在这里我竟然拍摄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书写风尚延续的书迹。
在此镇的防洪大堤外侧,有一幢简陋的小砖瓦房,房的一侧比较平坦,是毛笔书写的是某人收购龙虾的告示,此中“量”字少了一横画,左右参差,且有别字,约略有点趣意,伸延开来,丢画落画多画,这也许是民间写手的通病,“敦煌写经”文字中便有大量的类似现象。这里是渡河必经之地,人流量极大,书写者“广而告之”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以实用为第一的,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在镇街道中间,有“兽药”“谢记兽药”极为让人动心。这两件书写,厚重拙大,气格霸悍。“药”字不规范,繁简混用,可以读出政府简化字通行之后的“边缘人士”仍有书写繁体字的习惯。书写者当然不是“书法家”。之后,沿着旁边小巷深入百米左右,我的眼球感受到了异常耀眼的“光环”,文化大革命之余绪的书写习惯。
这是一个民间戏院,简陋破旧的建筑,大门窗前均是对联,红色的宣传纸上黄色广告色写就,忙不迭的拍摄毕,复前行约十米,门前亦有联,再拍毕。见门虚掩,敲门问讯。应声开门者,男性,50多岁。房内木板墙沿上全是对联红黑黄绿相衬。我问:对联是您杜撰并书写的吗?答曰是,您看得懂,读得懂吗?此人见我专注其正贴上墙的戏剧表演告示,问:古代五大美女,您知道毛嫱吗?我不由哂然。
姑且将此人名之为“毛嫱”先生吧。毛嫱年近六十,文化大革命时期20岁左右,从其书写习惯和从事的职业窥示此人有一定文化修养,或可为“红卫兵”之“闯将”亦说不定。好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第五次简化字。虽然第五次简化字国家已废除不用,而他仍以之为癖好,说明“毛嫱”接受过简化汉字的实施教育且用心至深,他不理也不管政府的通令,以书写便捷本我为目的,从此现象可以反溯或回放,我们所能见到的篆不篆、隶非隶、楷非楷的历代书迹,是否为“毛嫱”类书写者同类状况与心态呢?或可是历代朝政变更或新法实施,行而废,变而替等等政治因素的结果?
再后,我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进行了一期十次的讲座,其中有一年级至博士研究生参加,在他们约略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知识与技能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同一内容的诗词命题书法创作考查,视觉表达效果因人性情而异,厚重、峻利、丰腴、瘦劲等兼而有之。如果选择部份镌刻出来,我想可能是极佳的魏碑或墓志类书法作品。这些学生的未来难道不是文化人或者说学者吗?
现在某些人的一些论点有趣极了,以为,书法艺术家都得是文化人,或说会几笔的文化人便是学者型书法家。如把贾平凹、王蒙之流,和鲁迅、郭沫若等同起来。殊不知其时的文化人士均是以毛笔为日常书写工具,并且有严格的“描红摹写”训练的。若贾、王辈拿着毛笔如硬笔捣弄,连最基本的调锋都很蹩脚,怎么能将所谓的“文化修养”注入到字里行间呢?这不是与书法文化的真正精神差得太远了吗?
因为历史的原因,硬笔取代毛笔而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之后,再又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更因为实用的需要,在书法之真、草、隶、篆、行五体的基础上蜕变产生了新的字型――美术字。在陈振濂的学院派书法教学成果中,美术字的运用,是让人大开眼界的,书坛也有其他不少作者在尝试探索以美术字进行书法与印章创作。那差一点便成了美术字的金农漆书,湖南已故画家王憨山画跋乃至书法作品,将美术字演绎而后出了新的天地。如此,是否可以推理,今天的美术字体的出现,美术字之楷体、新魏体、宋体、黑体等等是否可视为楷书之欧?柳赵之类比呢?“今之视昔”之真、草、隶、篆、行五体是否亦为“后之视今”之真、草、隶、篆、行、美六体?任何艺术种类的起源总是以实用为根本的。
远观众象,近取诸身。那么,经过若干年之后,这美术字经过若干代人的丰富、发展、光大、完善,美术字为书法第六体,不是没有可能!世间本无所谓路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们得用慧心天眼了断。
历史发展的脉络,当然是进步又进步,环环相扣的。硬笔的开始与计算机键盘等高科技产品替代毛笔之后,中华民族的书写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唐朝的国子监的书法专业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蓬勃发展的大学及非大学的书法教育前后辉映也,我辈幸何如之。
今年春节,中华大地普降瑞雪,德山踢踏之余动了雅兴,胡诌了几句,曰:六出冰花大如钱,犹自萧萧洒人间。新正煮酒话桑麻,杖履逍遥作散仙。又曰:游目骋怀,冰花六出若钱。吾心翩迁,何如翱翔地天?与君欢,餐云外流霞喜中乐,正斋阿谁同参!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不亦快哉!
皮祖政:13574848390 (410012)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文化艺术研究所
posted by 皮祖政
阅读全文(1002) | 回复(8) | 引用(0)
皮氏鞋底?寻觅
2005-7-12 2:09:46
《三湘都市报》枫林美苑编辑来电话说,因为“皮祖政书法篆刻作品”的刊发,编辑部接到了数个电话,是我从前的同学(不敢确定)打来的,询问,皮祖政是否三十来岁,常德人氏。而此时,编辑手头没有我的通联,但言,你们那同学若是皮祖政,那肯定没有第二人,因为皮姓本少,属凤毛麟角族,至于祖政二字,目前尚未发现第二宗。
同学们,应该是没有错的,你们询问的其人是我,但不知是何时的同学呢?
读书之时,有很多故事。小学之时事已经淡忘,无复记忆,是弃我去者,但从初中叙起。
我是在常德西洞庭二分场学校念的初中。这个二分场,现在可能更名为祝丰公司了。其时的我,怯怯的、弱弱的、矮矮的、瘦瘦的。每每坐次是前排,因为生性好动,且不安分。我是老师青睐的“明星”,常被揪到台上作为“楷模”以示众。然却是“屡教不改,屡教屡犯”的"货"。有次作业,不知道那根神经“黏线”,写得小心认真,没想到,女班主任邹老师在班上着实夸奖了我一番。“良言一句三冬暖”,由是,可能是我走向书法篆刻专业的第一步履。
……
posted by 皮祖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