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和陆龟蒙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代文学家,早年举进士不中,后隐居甫里。陆龟蒙喜爱茶,在顾渚山下辟一茶园,每年收取新茶为租税,用以品鉴。日积月累,编成《品第书》,可惜今已不存。皮日休(约834―883年),字袭美,一字逸少,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文学家,登进士第,随即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的刺史从事,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今江苏常州)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
皮日休在苏州与陆龟蒙相识,两人诗歌唱和,评茶鉴水,是一对亲密的诗友和茶友。世以“皮陆”相称。在他们的诗歌唱和中,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最令人注目。
皮日体在《茶中杂咏》诗的序中,对茶叶的饮用历史作了简要的回顾,并认为历代包括《茶经》在内的文献中,对茶叶的各方面的记述都已是无所遗漏,但在自己的诗歌中却没有得到反映实在引以为憾。这也就是他创作《茶叶杂咏》的缘由。
皮日休将诗送呈陆龟蒙后,便得到了陆龟蒙的唱和。他们的唱和诗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毁、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题。几乎涵盖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他们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词藻,艺术、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对茶叶文化和茶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日休献书
咸通中,进士皮日休进书两通,其一请以《孟子》为学科,其略云:「臣闻圣人之道,不过乎经;经之降者,不过乎史;史之降者,不过乎子;子不异道者,《孟子》也。舍是而诸子者,必斥乎经史,为圣人之贼也。」云云。文多不载。请废庄、列之书,以《孟子》为主。有能通其义者,其科选请同明经也。其二请以韩文公愈配飨太学,其略曰:「臣闻圣人之道,不过乎求用。用於生前,则一时可知也;用於死後,则万世可知也。」云云。又云:「孟子、荀卿翼辅孔道,以至於文中子。文中子之道旷矣,其几於室授者,唯韩愈焉。蹴及杨、墨,蹂践释、老,故得孔道,炳然如日星焉。吾唐以来,一人而已。苟不得在二十一贤之数列,则典礼未为备也。」
日休先字逸少,後字袭美,襄阳竟陵人也。业文,隐鹿门山,号醉吟先生,窃比大圣。榜未及第,礼部侍郎郑愚以其貌不扬,戏之曰:「子之才学甚富,如一目何?」休对曰:「侍郎不可以一目废二目。」谓不以人废言也。举子咸推伏之。官至国子博士。寓苏州,与陆龟蒙为文友。著《文薮》十卷、《皮子》三卷,人多传之。黄寇中遇害,其子为钱尚父吴越相。 皮日休和湖北竟陵天门山
青芝山神作品:竟陵天门山
湖北竟陵天门山,江汉平原最壮观
天门山: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天门山拔地而起。天门山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城区西北22公里处。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面积931.9公顷,海拔192米。整个山体呈东西走向,坐北向南,五山首尾相倚,状如玉如意,山体俊秀,树林葱郁,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佛子山下陆羽塘面积约两公顷,水质清澈,碧波荡漾,鱼虾遨游。佛子山顶有佛祖庙遗迹,存有佛祖释迦牟尼宝座与脚踏墨玉,山腰有古战壕,东南坡有元帅台,金杯山上有景点陆子读书处、陆羽泉、陆羽亭、陆羽祠,四个景点(茶圣陆羽青年时在天门山求学于邹夫子)连成一线排开,以及汉光武憩息的溱手岗,龙尾山上有传说美丽的老虎洞(楚国令尹子文降生于此洞,老虎以虎奶喂之,后子文成就一番大事业)、虎啸岗,整个风景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
皮日休,(襄阳竟陵人,晚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即生于天门山下的石河镇蒋皮巷。皮日休年少时下决心“以文取士”。一日傍晚,他登上高峻的佛子山主峰,左望天门山与龙尾山两峰相峙,气峻霄汉,俨然登天之门;两傍火门山,金杯山,扑船山等山一字排开,如列屏嶂;这里是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的接合部,北望京山,霞飞云舞;南瞰天沔,碧涌平川,不觉诗兴豪发:
“落霞如绮绚晴空,坐对天门欲下舂。
十里孤峰层汉碧,数村残照半江红。
荒城市螟人归牧,远浦水明水宿鸿。
回首长安何处是,崔峨宫阙五云中。”
根据明末著名文学家,皮日休同乡的竟陵派文学家钟惺对于山水名胜的高论,他说:“凡高者皆可以为山,深者皆可以为水也。……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然则山水何所待而“名胜?”他的结论是:“曰事、曰诗、曰文,此三者,山水之眼也。”对钟惺的立论很难反驳,因为有道理。推而广之,不仅山水,民俗、特产、古树名木之类好像也应该有“眼”,有“眼”才有魂魄,才有神韵。承认钟惺立论的精当,解读三山五岳的风物胜景便可能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那么,天门山(湖北天门境内),则因事、因诗、因文,三者皆得,诗人皮日休使天门山有“眼”才有魂魄,才有神韵。另外,使天门山具有神韵的名人及故事,还有楚国令尹子文降生于佛子山老虎洞故事,还有茶圣陆羽天门山求学故事,还有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还有刘秀取道天门捷径而获得昆阳大捷的故事。。。。。。天门山,山如其名,可谓仙山一座。 好文,好文! 要得,有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