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情书,所以情书 | 首 页 | 所南开始减少 静漪横空而降 >>
经学千万种,只爱皮锡瑞
2006/02/12Tag:学讯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edward007.blogbus.com/logs/1915614.html
2005年第2期
(复总第56期)
船山学刊
Chuamhan Journal
NO.2,2005
Sum No.56
大陆班锡瑞研究述评
吴仰湘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
市)人.他14岁考取秀才,24岁获选拔贡,43岁中式举人,
但四次会试不中,遂绝意功名仕进,专心于讲学和著述,
曾长期主讲南昌经训书院.他还早有经世大志,主张通达
古今之变来经世救时,1898年出任南学会学长,1902年创
办善化小学堂,此后相继在湖南高等学堂,湖南师范馆,
湖南中路师范学堂,长沙府中学堂等处授课,并兼任善化
小学堂监督,湖南高等学堂代理监督,湖南省学务公所图
书课长,湖南省图书馆纂修等职.
皮锡瑞在晚清学术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早已引
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现有关于晚清经学,戊戌变法和
湖南近代史的相关成果,无不或多或少地论及他的生平,
学术及参与南学会的情况.以下就笔者所见,对大陆皮锡
瑞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专篇或专节)作一概述,并略加评
论,管窥之见,期有稗益,至于遗漏及不当之处,敬请方家
指正.
一,对皮锡瑞生平和政治思想的研究
在皮锡瑞段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其生平知
之不祥.周予同1928年发表的《经学历史))注释本序言
中,虽置有"皮锡瑞传略",却只有寥寥数语,自称是"简
短疏略的小传",并说:"我很惭愧,我所得于皮氏的生
平,仅仅简略如.他的生卒,他的师友,他的学术的传授,
我竞无法查考.我曾辗转地询问几位湖南的学者,但不是
没有回音,就是以'不知'答.n (1)M南省立一中(其前身即
皮氏任教的长沙府中学堂)在1932年以两期校刊出版了
"皮鹿门先生纪念专号",刊载10余篇回忆性文字和评
述其学术的短文②.1938年,他的孙子皮名振发表一篇千
余字的《皮鹿门先生传略》,附有详尽的《皮鹿门先生著
述总目》⑧.皮名振接着出版《皮鹿门年谱》,记载下皮氏
一生的大体行踪,将其诗文和经学著述分年载明,并转录
皮氏16种著述的自序,他序或凡例,大致描绘出皮氏生
平和学术的粗糙轮廓,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皮锡瑞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气
皮锡瑞在政治上最引人嘱目的地方,是戊戌年应聘
担任南学会学长,并连续讲学12次,为湖南的维新变法
大作宣传工作.因此,学术界对皮锡瑞政治思想的研究,
是从探讨其变法思想开始,己有的研究成果也多与此相
关.汤志钧最早注意到皮锡瑞的变法言行,并在论康有为
时,将他与廖平,皮锡瑞作简单对比,认为"康借今文论
政,不但和启示他的廖平不同,也和同主变法的皮有别.
廖,皮立足在学术上,而康则着眼于政治.廖虽主今文,但
重家法;皮虽主变法,又植根封建.康是向西方学习的先
进的中国人,而廖,皮主要还是经今文学的经师"⑤.宋卫
忠认为皮锡瑞是戊戌维新的积极支持者,对其变法思想
作了专门讨论.他认为皮氏是受甲午战败刺激,从传统
的经世致用走上维新变法之路,并用其擅长的经学来理
解,附会西学,阐述变法的合理性与紧迫性.他还从政
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等三个方面,总结了皮氏的具体变
法主张,指出:"他的变法思想直接与湖南维新运动紧密
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兴办学会,开发经济,还是社会风俗
变革,都是当时湖南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因而具有积极
的现实意义.另外,他的变法思想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中
西融合并与今文经学形式相结合的特点,在今文经学阐
发微言大义,经世致用的旗帜下,他将古今中外的学术,
思想与变法图存结合起来,使中西文化在思想中实现了
统一."⑥
近来仍不断有人探讨皮锡瑞的变法思想,但视角有
所不同.马少甫梳理了皮锡瑞变法思想的转变过程,将其
分成三个时段:第一,皮氏早年面对四夷交侵的时局,"援
引传统儒家理论中的夷夏大防观来借史论政",力主清廷
抵抗列强侵略;第二,甲午战败后,皮氏转而认识到要向
西方学习,但不知置西学于何处,后来接受康有为的变法
一44一
理论,思想再次转变,"皮氏在了解康氏'孔子改制说'的
基础上,已倾向于'孔子改制说',这也使得皮氏今后的
论政方法将发生转变,即由借史论政转移到以经论政的
途径上来";第三,加入南学会后,皮氏一方面倡言孔子创
教改制说以宣传变法,另一方面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
将西学附会入中学,"透露出皮氏思想中对传统文化的一
种忧虑",因而在宣扬维新变法的同时大力弘扬儒学.作
者实际上是将皮氏变法思想视作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化
过程的一个缩影,从而"突显近代化过程中'中体西用'
的复杂性"⑦.笔者则综合考察皮锡瑞参与戊戌湘赣维新
和清末湖南兴学的言论,事迹,将其变法思想的特色归结
为两点:一是反对"扫地更新"的渐变论,始终坚持不求
速效的变法论,主张改革应走平和,渐进之路,批评"过激
主义",强调"步步皆踏实地"才是变法的正途;二是"不
必皆从西法"论,一方面公开倡导向西方学习,要求引进
西学以求自强,另一方面强调坚持中学的主体地位,反对
变更纲常伦理等立身之本,一再批评时人"尽变西法",
"尽从西学"的言论.文章还对皮氏坚持渐变论和认同
"中体西用"的原因各作分析,评价,指出:"他对维新变
法的整体思考,对开新与除旧关系的把握,对于改革仍然
有着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过去的研究多肯定
康梁派'速变','全变'的急进思路,表彰激烈的变法言
行,而指责诸如皮锡瑞这样的主张为'妥协','调和',
未免有失偏颇."⑧
此外,关于皮锡瑞生平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
是笔者发表的系列论文和专著《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
生平和思想研究》.《皮锡瑞之史论与其政治思想》根据
皮氏"陈古以切今"的究史旨趣,抉发其隐含在史论中的
政治主张,并指出皮氏变法思想的萌生和成熟,始终与
"参考历代史事"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戊戌年
标举"不引经书,专讲史事",以使变法跳出"康学巢
臼",借以凸显自己与康梁变法思想的差异⑧.《皮锡瑞与
晚清教育变革》指出皮氏在戊戌变法期间,极力推动湘赣
两省废除八股,改革书院;在清末新政中,积极参加湖南
省城的兴办新学,并在新旧教育交替之际,对如何尽快普
及新教育,如何在新教育中维持经学等问题作了认真的
思考和努力,为推动湖南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气
《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论评》分析皮氏甲午战争前后
从严守"夷夏之防"到提出"文明排外"的思想转变,并
着重剖解他"不明与之争,而暗与之拒"的反侵略思想,
认为它在当时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反帝斗争策略,"对于列
强虽不作公开的抗争,却是一种积极的防御和主动的抵
抗,同样值得肯定"..《皮锡瑞南学会讲学内容述论》对
其讲学内容作了全面考察,并归结为三点:一是大力宣扬
合群之义,以破除学派门户之见,兼采众长来救亡图存;
二是强调开启绅民之智,反对仇外打教,主张"文明排
外",变法自强;三是从经史中阐发"素王改制"之义,申
论维新变法之说,推动湖南的维新运动@.皮锡瑞因南学
会讲学,遭到以叶德辉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指责和攻击,
皮,叶之争是湖南维新期间新旧斗争的重要一环,颇受研
究者重视,但过去因客观史料的限制,加上主观上的简单
化做法,学术界对皮,叶之争所做出的评判,对皮氏离湘
赴赣的真相及与南学会"停讲"的关系所进行的考察,都
背离了历史事实.《皮,叶之争与南学会"停讲"考辨》以
《师伏堂日记》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对这些问题作了认真
辨析,指出:第一,皮氏离湘并非受人逼迫,而是依聘约赴
赣以续经训书院讲席:第二,皮氏并未屈服于叶德辉等守
旧势力,而是毫不妥协,尽一己之力奋起反击;"第三,南
学会实因"天热"一度休讲,与皮氏离湘赴赣无关;第四,
皮氏离湘后,南学会并未停止各种维新活动,"停讲"之
说不确..
笔者在1999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皮锡瑞生平和思
想考述》,后来以此为基础,修改出版《通经致用一代师:
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全书共6章,26万字,主要
依据皮氏年谱,诗文和日记等原始资料,对其生平活动和
一生思想历程进行全面考察,对其中一些基本史实和重
大问题,如皮氏早年的人生困境,从喜好词章议论到潜心
讲学著述的转变,戊戌以前的思想状况,甲午战败至胶州
事变前后的思想转变,留湘应聘南学会的始末,南学会讲
学的主要内容,对待叶德辉攻击的真实态度,维新时期的
主要活动和变法思想,戊戌政变后遭受禁锢期间的生活
与思想,参与清末湖南兴办新学的言行主张等等,分别加
以考证,评述,对皮氏生平志业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
描述.书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皮氏的人生理想,经世主
张,维新言行,变法思想和通经致用的治学立场.书后附
录《(皮鹿门年谱)纠误》和《(师伏堂未刊日记》文字正
误》,则是依据《师伏堂日记》手稿,纠补《皮鹿门年谱》
和《湖南历史资料》刊载的皮氏1897-1900年间部分日
记中的大量讹误.
此外,李开负责主编的《晚清学术简史》有一章题作
"皮锡瑞平实致用,倚重学术的今文经学",但内容全是
叙述皮氏生平与政治思想,而且根据行文与注解,可知基
45
本上是抄撮拙著而成,此外别无新意..
二,对皮锡瑞治经成就和学术思想的研究
皮锡瑞精研群经,旁通诸史,撰述宏富,成就卓著,生
前即屡获王闻运,王先谦,叶德辉等人的称扬;在他去世
后,更不断有人着意表彰他的经学成就与治学精神..杨
树达曾出资重刊《师伏堂笔记》,并在各种序言和短文中
对皮氏学术大加颂誉.刘茂华除了赞颂皮氏学术精湛外,
极力表彰其民族思想..支伟成以为皮锡瑞"治经出入今
古文之间",笃信《公羊》改制之说,笺《王制》则"翼张
鲁学,实开近代蜀派之先声".他又指出皮氏治学的历程,
是初治《尚书》,中攻郑学,晚贯群经,创发大义..徐世
昌主持编撰《清儒学案》时,以皮锡瑞"研精汉儒经训之
学,宏通详密,多所发明",专设《鹿门学案》,誉其经学
"博洽精审,亦能折中群言,无所偏激"..李肖聊为皮锡
瑞晚年垂青的入室弟子,曾有心编撰一部皮氏年谱而未
成书,于是在《湘学略》中设《鹿门学略》,聊以彰扬师门
遗教,并称"考其学业,则经学挺出于清儒,论其文章,则
根底特殊于华土"色.
以上这些评述,虽偶尔有精悍可喜之处,但不属于真
正意义上的研究.以下对皮锡瑞治经成就与学术思想的
研究情况,分成四点作一概述.
「 (--)对皮氏学术的总体评述.
周予同较早论及皮锡瑞的经学,以为"皮氏治经宗今
文,但持论平允,没有康有为那样的武断,也没有廖平那
样的怪诞",又说"他的著作内容,虽没有很伟大的创见,
如同时几位著名的经今文学大师;但学术门径很清楚,善
于整理旧说"..这一评语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很大,迄
今学界对皮氏治经成就的评价,大多未超出这一意见.张
舜徽特别推崇皮氏的"通人之学",说:"我们认真考虑到
皮氏学术成就的全貌,实是通学门庭,在许多问题上,能
见其大,能观其通.近人只把他看成专治今文家言的经
师,那就太缩小他的作用了.他在清末,实是一位极其博
通的学者,论其造诣,远远超过了王阎运和王先谦."@他
在这里批评后人仅视皮氏为"专治今文家言的经师",实
在是切中肯萦的见解,可惜学界的偏见迄今依然如故.
杨向奎在《清儒学案新编》中,给皮锡瑞专设一案,
转录《经学通论》,《六艺论疏证》,《王制笺》,《汉碑引经
考》诸书自序或重要论述,对皮氏的学术思想作了较多的
评析,其要点有二:一是评价《经学历史》(详后文);二是
通过与廖平,康有为的简单比较,凸显皮氏治学的严谨平
实,指出:"《经学通论》及《王制笺》的性质,可当于廖季
平之《知圣篇》,《古学考》及康有为之《新学伪经考》及
《孔子改制考》,但不似廖氏之泛滥无所归及康氏之枝叶
扶疏,放言高论."又说:"皮氏受廖氏《王制》为今文注
的理论,而以为素王改制之书,而康氏受廖之影响,遂由
平分今古,而尊今抑古,转而影响廖氏,又有《古学考》及
《知圣篇》,三人互有影响,而康氏说态肆,廖说善变,皮
氏说较谨严.".
笔者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试图窥探皮氏经学的整
体风貌.该文主要根据《师伏堂日记》中有关读书治学的
诸多记载,结合皮氏相关的经学论著,来探究其经学观,
归结为三点:第一,"通经所以致用"的经学旨趣,时时以
经世致用作为评判学术优劣的标准之一,公开揭举"学术
与政术相通,期于切实有用"的治学目标,始终将经学与
时事密切结合起来;第二,"义理必兼考证"的经学方法,
主张"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反对以空言推衍经
义,要求通过训话,考订来探求经典奥义,对"以臆说为微
言,以穿凿为大义"的常州公羊学派作了严厉批评;第三,
"学求心得,勿争门户"的经学立场,追求博通,强调治学
贵在自有心得,力戒学派门户之见,倡导"解经当实事求
是,不当党同妒真".文章最后论及皮氏经学的历史地位,
认为:"他力挽晚清公羊派之颓习,为学淹博闲肆,持论详
密精审,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他表彰郑学之善,使晚清
今文学走出公羊派的狭陋之境;他抉发伏学之微,使清代
经学真正回复到西汉之初.他力主"通经致用",推阐"素
王改制",大力赞助湘赣两省的戊戌变法,晚年又致力于
桑梓的兴学育才.皮氏以其治学主张与成就,使今文义例
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堪称清代今文经学
的集大成者.".
此外,田汉云认为皮锡瑞是清代"正统今文学的殿
军",陶清则视皮氏为晚清今文经学复兴的主角@.但因
他们的考察局限于皮氏的少数几种经学著作,故其相关
论述详见后文.
俘)对皮著《经学历史》的评价.
周予同很早就指出,由于皮氏的今文学立场和经学
家身份,《经学历史》并非经学史著述,写道:"他这部书,
假使粗忽的翻阅,似乎不能将经古今文学,宋学的发生,
变迁,异同,利弊一一显示给我们.他不能超出一切经学
家的派别来记述经学,而只是立在今文派的旗帜之下来
批评反对派.诚然,就经学说,他是没有失掉立场;但是,
一!I:一
就史学说,他这部书就不免有点宣传的嫌疑了."他还从
当时思想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批判皮氏宣扬"孔教救
国","六经致用","纬候足征",指出这些荒谬思想"在
新旧思想交替的时候,大有纠正的必要"@.杨向奎则对
周予同关于皮氏宣扬"孔教救国","六经致用","纬候
足征"的严厉批判,分别加以辨析,提出"我们不能以后来
的观点评古代",认为皮氏的主张,思想有其时代性,"无
可厚非",所论较周氏要平和,客观和公允@.
田汉云对《经学历史》的总体评价,是"偏致的回顾
与保守的展望".他认为皮氏在书中对古代经学考镜源
流,既详究分合盛衰,又衡论是非得失,脉络清楚,评论精
当,大体上准确清晰地勾画出中国经学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中国经学史上"是一部填补空白的重要著作".与此同
时,作者又指出该书有着严重的缺陷,"应当予以切实的
批评":第一,皮氏站在今文学的立场来总结古代经学,因
而书中偏见较多;第二,皮氏在展望儒学的未来命运时,思
想保守落后@.陈其泰也认为皮锡瑞是"本世纪初年从事
系统的经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其经学史的重要著作是
《经学通论》和《经学历史》,"这两部书是本世纪初年学
术近代化进程中破除对经书的迷信,进行客观和有系统研
究之创始性著作".他认为《经学历史》以比较简明的文
字论述了中国经学史的脉络,勾勒了经学发展,演变的主
线,特别是将经学史划为十个时期,"这种思维方式和划
分阶段的方法,显然得力于公羊朴素进化观和西方进化
论.尽管皮氏的划分和概括未必十分恰当,但毕竟第一次
做到了按照经学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其阶段性特
点,把它视为其中包含有进化擅变之理的客观研究对象,
并且提出了自成系统,自有见地的看法,因而明显地具有
学术近代化的特征"..
马少甫鉴于人们一直把《经学历史》当作经学史研究
的重要参考书,但对该书在编纂方面的优劣少有分析,因
此加以专论.他认为,《经学历史》对于经学通史的编纂有
许多开创性,不仅从时间的跨度和内容的广度两个方面,
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经学史注重"会通"的编纂特点,而且
吸收了西方史学的章节体例,将经学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史
用一个主题思想贯穿起来,因而成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
经学史",对中国近代的经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
者同时又认为,由于皮氏重今文轻古文,扬汉学抑宋学的
学术立场和门户之见等原因,使得该书存在着许多问题和
错误,主要表现是:对刘散,王肃,杜预等重要经学人物的
评价有失偏颇,对陆王学派等重要经学流派故意避而不
谈,对经学的分期呈现出浓厚的今文家法色彩,"因而未
能真正揭示经学历史发展的实质"..
与上述将《经学历史》誉为第一部经学史著作的意见
相反,朱维铮对该书作了很多批评,几乎要完全加以否定.
他反对皮氏以历代统治者对经学的重视程度及官方经学
的研究重心为尺度来对经学分期,批评他的"六经致用",
"孔教救国"和"纬候足征",认为"他著此书的主观取向
是为教张目,名为讲历史而实则反历史",因而正面的影
响并不大,五四后"已经几乎被忘却".在与乃师周予同的
《经学历史》注释本进行比较时,他对皮氏原书的价值似
更有贬损之意,说:"周先生为此书作了详注,重点诊释其
中述及的史实,由此《经学历史》获得了皮氏生前未有的
巨大影响.".
(E-)对皮著《经学通论》的评价.
田汉云认为《经学通论》全面地反映了皮氏对经学的
见解,并指出书中最可注意的地方,是对儒家经典要旨的
阐述,如对《易经》变与不变哲理的阐述,对《春秋》"张
三世","存三统"学说的辨析,"他对经典要旨的阐发,既
注意忠实于经文的本义,又注意切合当世政治的需要,与
康有为,廖平等人的任意附会颇不相同.他的认识代表了
正统的今文学家对儒家学说的重要解读与建构".他同时
也认为,皮氏在书中发掘《仪礼》,《诗经》和《尚书》诸经
大义时,过于强调儒家伦理纲常不可废弃,显得见识庸腐,
"专主今文,鲜用古学;纯取经义,不杂西义,是其主要特
点,其立论的谨严胜于康有为,廖平,但时代气息与康,廖
相比可称淡薄寡味"..陶清也主要依据《经学通论》,将
皮氏经学思想概括为三大基本观点,即孔子作经传世说,
孔子作经改制说,六经是经非史说,认为皮氏的努力对于
今文经学在同光年间的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说:"皮锡
瑞在晚清今文经学经历咸丰战乱而沉寂之后的崛起中,起
了重要的作用;他援经据典,广集成说,将西汉以来'春秋
公羊学'推衍而成系统之说.他的经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整合春秋公羊学之大成;而主以《春秋》义例范定诸经,也
将庄存与,刘逢禄开山的嘉道年间经世之学的公羊学派的
基本理论充实,拓展,以成一家之言,并达至晚清学术思潮
之主流地位.".
《经学通论》的最后一卷是《春秋通论》,不少人据此
探讨皮锡瑞《春秋》研究的得失.赵生群认为,皮锡瑞治经
崇今文而抑古文,主张依据今文(特别是《公羊传》)探求
《春秋》之义,这一治学立场"不仅影响到他《春秋》学研
究的方法,也直接影响到他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知和判
47
断",因而出现了诸多失误,诸如将《左传》定性为史书,
缺乏根据;因少数经传不合或有经无传而论定《左传》不
解经,完全否定《左传》与《春秋》的关系要么过于草率,
要么失之偏颇..晃天义等人的意见与此相异,认为皮氏
视《春秋》一书为蕴含着丰富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提出"《春秋》非史"之说,"正确阐明了《春秋》一书的
性质,破除了千余年来众多学者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
在受非学术因素严重影响,《春秋》性质研究长期处于
误区的近代学术史上,皮锡瑞的这一观点尤其具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赵伯雄则认为,在晚清今文家中,皮锡
瑞是"对《春秋》经传做最客观平正,最有理据的研究
者",并说《春秋通论》"集中体现了皮锡瑞在《春秋》
学上的主张和见解".关于皮氏对《春秋》学的贡献,他
指出以下四点:其一,何为《春秋》的"微言大义",是
《春秋》学的一个根本问题,皮氏对此给予了十分明确
的解答:其二,公羊家的"素王"说历来遭人n:a议,皮氏
对"素王"概念做了澄清;其三,皮氏对于《春秋》的性
质,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其四,皮氏虽极力反对《左
传》是《春秋》之传,但并不全然否定《左传》的价值.不
过,作者虽对皮氏的《春秋通论》极为肯定,却认为"他
只是一位学者,一位经生,不是政治家,也不是鼓动家,
故他的学术在当时影响比较小,在这一点上,与康有为
等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四)对皮著《今文尚书考证》的评价.
田汉云认为,在皮氏的《尚书》学著作中,《今文尚书
考证》的价值最高,并指出三点:其一,该书对今文二十九
篇经文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甄别,既辨析今古文本的差
异,也留意今文三家间的歧异,"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恢复
了汉代《今文尚书》的原貌",对《尚书》学做出了重要贡
献;其二,皮氏以考证字句异同为重点,"对经典义理罕加
诊释,但是经文与古代礼制关涉殊密处每有深论";其三,
皮氏能广泛运用各种考证方法,广征博引,善于裁断众
说,显示出深厚的朴学功底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晚清其
他重微言大义而武断附会的今文学家迥然有别..盛冬
玲,陈抗点校了《今文尚书考证》,在前言中,他们从清代
《尚书》研究的学术史着眼,对该书作了相当高的评价,
认为它实集清人《尚书》今文学之大成,"虽是今文学派
一家之说,但总的看来,取材丰富,考订严谨,能够做到言
心有据,不作武断臆说,在清人疏证《尚书》的众多著作
中,书最后出,而持论比较平允"..
另外,张舜徽对皮氏《师伏堂笔记》中存在失误或值
得商榷的十处考证文字,一一作了考辨..笔者也对皮名
振最先提出,学界一直沿用的皮锡瑞"年三十始治经"的
说法,根据《师伏堂日记》等相关原始资料加以辨析,指
出皮氏在此前数年已经开始从事经学研究..
三,结语
皮锡瑞堪称近代中国历史巨变下中层士绅的一位典
型,他从经世救时走向维新变法,由"穷愁著书"转而"通
经致用"的经历,言行与思想,正是晚清数十年间社会政
治和学术文化变迁的一种缩影.因此,对他的生平,思想
与学术展开研究,本身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对于深化清
代经学史和晚清湖南地方史的研究,也有较大的推促作
用.然而综观已有的论著,可见大陆学术界对皮锡瑞的研
究,无论从论著数量还是研究深度来看,正处于起步阶
段,欠缺较多:
首先,对于皮锡瑞的生平,思想和学术,一般性的介
绍很多,专门性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者往往不注意全面
发掘史料,因此剖析很不深入,甚至某些基本的史实长期
错讹相承.
其次,已有的研究成果偏重政治而略于学术,与皮氏
经学大师的身份不尽相符.同时,研究者大多注意将皮锡
瑞与其前的刘逢禄,魏源及同时的康有为,廖平进行比
较,但却缺乏对比较对象的经学成就与思想的深入研究,
因而这种比较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是否准确可靠,
未免令人生疑.
再次,皮锡瑞的治经成就主要在《尚书》学和郑学两
个领域,可是今人大多将《经学历史》,《经学通论》视为
他的代表作进行研究,并据以评判其经学思想.虽然有少
数人注意到《今文尚书考证》,《王制笺》在晚清经学史
上的重要地位,却未作专门性探讨.因此,对于皮氏学术
思想及评价,研究者往往仅指其力主通经致用的为学旨
趣,严守今文门户的治学立场,立论严谨平实的优良学风
和善于整理旧说的学术地位.相对于皮氏的宏富著述与
卓越成就,现有研究实在难免得其小而失其大之讥.
因此,今后的皮锡瑞研究,可以朝着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有关皮氏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其己经刊
刻的经学论著可以有计划地予以点校,其未刊的《师伏堂
日记》,《师伏堂经说》,《师伏堂经学杂记》,《读通鉴论
史评》等一大批手稿,更是PA待发掘,早日公布于世,为学
术界全面,深入开展皮锡瑞及相关研究提供丰富而宝贵
一48一
的资料.第二,在全面掌握和认真解读皮氏各种著述的基
础上,探讨其治经成就和学术思想,找准皮氏学术的要
害,特别是要改变以《经学历史》和《经学通论》来评析
其经学的通病.第三,在深入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
皮锡瑞和晚清其他今文学家进行比较研究,认真清理清
代今文经学的发展历程,并据以评定皮锡瑞的治学特点
和学术地位.
(作者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注释: ①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
史)序》,载上海《民铎》第九卷第一号,1928年.
②湖南省立一中编:《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校刊》第
22.23期合刊,1932年12月出版,所刊文幸有:彭晋云《序
首》,杨树达《经师人师之皮先生》,李肖璐《皮先生年讲
序》,陈介石《鹿门经学之管窥鑫浏》,曹典球《《经学通
论》玻》,李肖共《书(师伏堂骄文》后》,曹孟其《鹿门先
生》,方克刚《追忆鹿门师》,刘茂华《鹿门先生著述一
览》,杨树达(((师伏堂笔记》序》,罗元鳃《皮师回忆》,皮
名振《皮鹿门年谱述略》.
③皮名振
(皮鹿门先生传略》,载长沙《南强旬刊》第
一卷第7期,1938年5月出版.按,中华书局1959年印行
的周予同《经学历史》注释本将该文收作附录,但将"皮名
振"误作"皮名举",今日仍有人以讹传讹,故在此特为指
出. ④皮名振
(皮鹿门年语》,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③汤志钧:《皮拐瑞》,见《戊戊变法人物传稿》卷上,
中华书局1961年初版,第448462页;《康有为和廖平,皮
锡瑞》,见《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186196页.
⑥宋卫忠:《皮锡瑞的变法思想浅论》,载《湘潭师范
学院学报》19%年4期.
⑦马少甫:《皮锡瑞变法思想浅论》,载《榆林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
⑧吴仰湘:《论皮拐瑞变法思想的特色)),载《船山学
刊N 2003年3期.
③吴仰湘:《皮拐瑞之史论与其政治思想》,载《求索》
2001年1期.
0吴仰湘:《皮拐瑞与晚诸教育变革》,载《湖南师范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3期.
0吴仰湘:《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论评》,载《社会
科学挥刊》2001年4期.
0吴仰湘:《皮踢瑞南学会讲学内容述论》,载《江西
社会科学》2002年5期.
0吴仰湘:《皮,叶之争与南学会"停讲"考辫》,提交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大连,2000年11月),后收
入《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前沿研究: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
术大会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1年.按,文中部分内容可参见拙文《南学
会若干史实考辫》第三部分,载《近代史研究》2001年2
期. 0吴仰湘:《皮锡瑞生平和思想考述》,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6月,麻天样教授指导,正文
120页,约11万字;《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
研究》,击麓书社2002年版.
0李开,刘冠才主编:《晚清学术简史》,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3年版,第94101页.
0当然,也不断有人对皮拐瑞加以批评,如幸太炎,陈
汉章,陈大丘等出于门户之见,对他大加讥评;从学术角度
对皮氏经学观点加以批驳的,有时父:《驳皮锡瑞六经出于
孔子说》,载《东池大学周刊》第103期,1930年10月出
版;杨敏曾:《皮锡瑞<经学通论》书后》,载《国风半月刊》
第五卷六,七合期,1934年10月出版.
0刘茂华:《近代湘学概论》,载《南强旬刊》第一卷
第三期. 0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卷八,击麓书社1986
年,第267^269页.按,支伟成谓皮氏"尝一任京师大学堂
教习,归而著书以老",此说实误,后不断仍有人沿袭,故特
予指出. 0徐世昌:《鹿门学案》,见《清儒学案》卷192,中国
书店1990年影印本.
@李肖耽:《鹿门学略》,见《湘学略》二十一,击麓书
社1986年版,第211215页.
0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序言"第8^9页.
0张舜微:《皮踢端》,见《清孺学记》卷七,齐香书社
1991年,第358364页.另,在《清人文集别录》,《爱晚庐
随笔》等书中,张舜徽对皮锡瑞还有一些零星的评论,也值
得研究者参阅.
0杨向奎:《鹿门学案》,见《清擂学案新编》卷四,齐
香书社1994年版,第275341页.
0吴仰湘:《(师伏堂日记》所见皮锡瑞之经学观》,载
《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6期.
⑧田汉云:《皮锡瑞:正统今文学的殿军》,见氏著:
《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年版,第348-365
页;陶清:《晚清今文经学的复兴 皮锡瑞》,见蒋国保等著:
((晚清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440页.
@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序言"第8^9页,第1014页.
0杨向奎:《鹿门学案》,见《清孺学(下转第43页)
49
孙羽侯纂修《儒藏》,己付诸实际行动.但纂修到了
什么程度,有何绩效,由于四百年的时间阻隔,现己无从
考据.而其已经刊印成书的主要著作《遂初堂集》和《孔
孟世论》等,现在还没有找到其原本,仅能从《孙氏族谱》
查到其序言和记载,这不能说不是一大憾事.
孙羽侯的著作成就比较高,颇有建树.据汤显祖评
价,久负盛名的李梦阳,何景明(明前七子之首),其著作风
格"大致李气刚而色不能无晦,何色明而气不能无柔,神
明之际未有兼者";还有一些文人学士的文章,不是"位
局""反置",就是"脉理""臆属";还有的是"乱而靡
幅,尽而寡蕴".而孙羽侯属"世有悦之者",他的文章则
是"引绳步尺","幅裕而蕴深","公之所以为文也,盖江
汉洞庭为水,渊拒足以滋演文貌;鹑首祝融为火,雄精足
以显发神明.然则公之文为必传,传必久,李何七子之间
有以虚公矣."由此看来,孙羽侯的著作风格和文学成就
已大大超越了明前七子.
东布政司右参议,浙江按察司按察史,辽东巡抚.著有《梁
谱集》,《黎床吟》.次子孙毁(1585-1643),终身为学著
述,著有《古微书》四种(一删微,二胭微,三焚微,四线
微),《洛书纬》,《河图纬》,《孝经纬》,《论语纬》,《诗
纬》,《乐纬》,《礼纬》,《易纬》《春秋纬》,《尚书纬》,
《录运期徽》等大量著作(现存国家图书馆的就多达数十
部,八百多种).三子孙A(1598-1644),也是终身立著,所
著《唐纪》七十卷,在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被列为四
库全书存目,现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天津古籍出版社于
1998年出版影印本,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孙羽侯首倡纂修《儒藏》,孙氏家族"世代雕龙",其
为国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不可磨灭,值得称道和当今学者
借鉴学习.